数据结构期末复习(2)
知识点说明比较排序的下界n个元素,至少比较n - 1次排序算法常见的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知识点说明前序遍历根 -> 左子树 -> 右子树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 -> 右子树后序遍历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知识点说明链式存储结构节点通过指针连接,节点位置不需连续存储单链表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双链表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前驱指针和后继指针指针域用于连接链表中的下
目录
题目 7
将 5 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少需要比较()。
选项:
- A. 4
- B. 7
- C. 5
- D. 6
正确答案:A
解析
对于排序问题,比较次数的下界与排序算法的性质密切相关。对于 n 个不同元素进行排序,如果使用的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最少需要比较 n - 1 次。这是因为至少需要确定每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相对顺序,所以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比较,以确保它们的排序顺序。
在本题中,有 5 个不同的数据,因此至少需要 4 次 比较来确保这些数据的相对顺序。
知识点讲解
-
比较排序的下界:
- 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例如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等)的时间复杂度下界为
O(n log n)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减少比较次数。 - 对于 n 个不同元素,至少需要进行
n - 1
次比较来确定元素的相对顺序。
- 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例如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等)的时间复杂度下界为
-
排序算法的性质:
- 排序算法的性质决定了最少比较次数。例如,选择排序每次选择最小值,而冒泡排序则通过比较相邻元素交换位置。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比较排序的下界 | n 个元素,至少比较 n - 1 次 |
排序算法 | 常见的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 |
题目 8
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点访问顺序是 abdgceth
,中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 dbagecfh
,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
选项:
- A. gdbecfha
- B. gdbehfca
- C. bdgcefha
- D. bdgaechf
正确答案:B
解析
要求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顺序,可以根据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来重建该二叉树,然后根据重建的二叉树求得后序遍历。
-
前序遍历顺序:
abdgceth
- 前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首先访问根节点。
-
中序遍历顺序:
dbagecfh
- 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通过根节点可以将中序遍历分成左右子树。
从前序遍历中,我们知道根节点是 a
。根据中序遍历,a
左边的部分 d, b
构成左子树,右边的部分 g, e, c, f, h
构成右子树。通过这种递归方式,可以重建整棵二叉树,最终可以推导出后序遍历的顺序为 gdbehfca
。
知识点讲解
-
前序遍历:
- 访问顺序为: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
中序遍历:
- 访问顺序为: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
后序遍历:
- 访问顺序为: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节点。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前序遍历 | 根 -> 左子树 -> 右子树 |
中序遍历 | 左子树 -> 根 -> 右子树 |
后序遍历 | 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 |
题目 9
数据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
选项:
- A. 每个结点有多少个后继就设多少个指针域
- B. 每个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
- C. 所有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
- D. 结点的最后一个字段是指针类型
正确答案:D
解析
链式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指针来表示,每个节点中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的位置。链式存储的主要特征是节点之间的连接由指针来实现,因此节点可以分散在存储器的不同位置,而不需要连续存储。
在链式存储中,每个节点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 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元素的值。
- 指针域:用于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由于链式结构是通过指针域来建立节点之间的联系,因此每个节点的最后一个字段是指针类型。
知识点讲解
-
链式存储结构:
- 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非连续的存储方式,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
- 单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 双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域,分别指向前一个和后一个节点。
-
链表的特点:
- 链表不需要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节点可以动态地分布在内存中。
-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顺序表更高效,但访问特定位置的元素时需要遍历链表。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链式存储结构 | 节点通过指针连接,节点位置不需连续存储 |
单链表 | 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
双链表 | 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前驱指针和后继指针 |
指针域 | 用于连接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
题目 10
有一个有序表为 {1, 3, 9, 12, 32, 41, 45, 62, 75, 77, 82, 95, 100}
,当二分查找值 82
的结点时,(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选项:
- A. 1
- B. 8
- C. 2
- D. 4
正确答案:D
解析
二分查找是通过每次将搜索范围减半来查找目标元素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在每次比较中,确定目标值是否位于当前中点的左侧或右侧,然后缩小搜索范围。
对于有序表 {1, 3, 9, 12, 32, 41, 45, 62, 75, 77, 82, 95, 100}
,我们进行查找 82
的过程如下:
- 第一次比较:取中间值
41
,82 > 41
,所以在右半部分查找。 - 第二次比较:右半部分的中间值是
75
,82 > 75
,继续在右半部分查找。 - 第三次比较:右半部分的中间值是
95
,82 < 95
,所以在左半部分查找。 - 第四次比较:找到目标值
82
。
因此,查找 82
需要 4 次比较。
知识点讲解
-
二分查找:
- 二分查找的适用前提是数据必须是有序的。
- 每次查找过程中,将数据集划分为两半,查找中间值,然后根据大小关系选择继续在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进行查找。
-
时间复杂度:
- 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每次将搜索范围减半,因此效率很高,特别适合大规模数据的查找。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二分查找 | 适用于有序数据集,每次将范围减半 |
时间复杂度 | O(log n),高效的查找算法 |
查找次数 | 通过比较中间值,每次减半范围 |
题目 11
串的长度是指()。
选项:
- A. 串中所含不同字符的个数
- B. 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
- C. 串中所含不同字母的个数
- D. 串中所含非空格字符的个数
正确答案:B
解析
串的长度是指串中包含的字符总数,包括空格、字母、数字以及其他字符的数量。
例如,对于字符串 "hello world"
,其长度为 11
,包括空格在内。因此,选项 B 是正确答案。
知识点讲解
-
串(字符串):
- 串是由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可以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
- 长度是指串中所有字符的数量,不区分空格或其他特殊字符。
-
长度的计算:
- 例如,字符串
"abc"
的长度为3
。 - 字符串
"a b c"
(包含空格)的长度为5
。
- 例如,字符串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串的定义 | 由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
串的长度 | 包含字符的总数量,包括空格、符号等 |
示例 | "hello" 长度为 5 ;"a b" 长度为 3 |
题目 12
任何一个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
选项:
- A. 只有一棵
- B. 一定有多棵
- C. 一棵或多棵
- D. 可能不存在
正确答案:C
解析
对于一个无向连通图,**最小生成树(MST, Minimum Spanning Tree)**是包含所有节点且边权重之和最小的子图。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可能有 一棵或多棵,取决于图中边的权重是否唯一。
- 如果图中边的权重不唯一(即存在多个具有相同权重的边),则可能存在多棵不同的最小生成树。
- 如果所有边的权重都是唯一的,则最小生成树只有一棵。
因此,对于无向连通图,最小生成树可能有 1 棵或多棵,正确答案是 C。
知识点讲解
-
最小生成树(MST):
- 是一个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子图,且总权重最小,并且没有环。
- 常见的构造最小生成树的算法包括 Kruskal 算法和 Prim 算法。
-
最小生成树的性质:
- 对于一个无向连通图,如果边的权重唯一,则最小生成树唯一。
- 如果存在多个具有相同权重的边,则最小生成树可能有多种构造方式。
知识点总结表格
知识点 | 说明 |
---|---|
最小生成树(MST) | 包含所有节点且边权重之和最小的无环子图 |
Kruskal 算法 | 基于边的权重排序,从小到大选择边构造 MST |
Prim 算法 | 从某个节点开始,每次加入权重最小的边 |
最小生成树的数量 | 可能有一棵或多棵,取决于边的权重是否唯一 |

魔乐社区(Modelers.cn) 是一个中立、公益的人工智能社区,提供人工智能工具、模型、数据的托管、展示与应用协同服务,为人工智能开发及爱好者搭建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社区通过理事会方式运作,由全产业链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享有,推动国产AI生态繁荣发展。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