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源码-核心数据结构rt_list及rt_slist
在RT-Thread中,基本上所有内核对象的实现都离不开,rt_list及rt_slist,这两个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普通的链表数据结构。rt_list表示的是双向链表结构,而rt_slist表示的是单向链表结构,以下为这两个数据结构的实现:struct rt_list_node{struct rt_list_node *next;/**< point to next node. */stru
·
- 在RT-Thread中,基本上所有内核对象的实现都离不开,rt_list及rt_slist,这两个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普通的链表数据结构。
- rt_list表示的是双向链表结构,而rt_slist表示的是单向链表结构,以下为这两个数据结构的实现:
struct rt_list_node
{
struct rt_list_node *next; /**< point to next node. */
struct rt_list_node *prev; /**< point to prev node. */
};
typedef struct rt_list_node rt_list_t; /**< Type for lists. */
struct rt_slist_node
{
struct rt_slist_node *next; /**< point to next node. */
};
typedef struct rt_slist_node rt_slist_t; /**< Type for single list. */
- RT-Thread中关于这两个链表的操作是非常常规的,这里不多做赘述,只指出一些不同之处。
初始化
- 源码中未在初始化时申请内存。双链表是简单的将其前后指针指向传入的结点(原结点),单链表则是将下一个节点设为空。
rt_inline void rt_list_init(rt_list_t *l)
{
l->next = l->prev = l;
}
rt_inline void rt_slist_init(rt_slist_t *l)
{
l->next = RT_NULL;
}
获取链表入口
- 这里除了个人的一些理解也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解释。
#define rt_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
((type *)((char *)(ptr) - (unsigned long)(&((type *)0)->member)))
- 此宏函数实现同linux内核中实现的基本相同。
- 首先要知道,ANSI C标准允许值为0的常量被强制转换成任何类型的指针且值为NULL。这里的**((type*)0)若直接访问其成员会发生编译错误,若加上取址符&,则编译器会对其优化,从而将其转换为成员地址。实际上,这里的((type*)0)可理解为type中的第一个成员地址。因此,(unsigned long)(&((type *)0)->member))**表示的则是member在type中的地址,即偏移。
- 再来,通过传入的ptr,将其转换为字符类型指针,减去上述计算的偏移,最后再转换为传入的type类型指针,即可得到结构体type的首地址。

魔乐社区(Modelers.cn) 是一个中立、公益的人工智能社区,提供人工智能工具、模型、数据的托管、展示与应用协同服务,为人工智能开发及爱好者搭建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社区通过理事会方式运作,由全产业链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享有,推动国产AI生态繁荣发展。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