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层技术成护城河?解析 To B Agentic AI 的本体论建模与知识图谱构建
综上所述,Palantir、Salesforce、ServiceNow 三大巨头的实践,为 To B Agentic AI 的进化路径与竞争本质勾勒出清晰图景。从单纯的功能辅助工具,到企业智能中枢的“价值共创伙伴”,这场变革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生态协同为纽带的新竞争时代。
Palantir、Salesforce、ServiceNow 三巨头,作为 To B Agentic AI 落地成功的行业典范,通过三家公司AI业务的深度横向对比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方向指引及业务启示意义。
总述分析结论:
To B Agentic AI正从“功能增强层”进化为“企业智能核心”,其发展遵循智能化协同、垂直化深耕、价值共享化、数据资产化四大原则。To B Agentic AI落地实践的核心本质是数据整合能力×行业Know-How×生态开放性的全面升级。
To B Agentic AI最终竞争力 = 数据控制力 × 场景话语权 × 生态开放性
Palantir:
数据控制力(★★★★★)×场景话语权(★★★★☆)×生态开放性(★☆☆☆☆)
Salesforce:
数据控制力(★★★☆☆)×场景话语权(★★★★☆)×生态开放性(★★★☆☆)
ServiceNow:
数据控制力(★★★☆☆)×场景话语权(★★★★☆)×生态开放性(★★★☆☆)
从三家公司的具体分析可以总结发现To B Agentic AI落地实践的业务逻辑及趋势路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To B Agentic AI从单点辅助工具到企业智能中枢
1. 技术架构升级:AI Agent已从单一任务执行工具(如基础问答)发展为具备自主规划、记忆、工具调用和跨系统协同能力的智能中枢。
- ServiceNow的AI Agent Orchestrator实现跨部门Agent通信,协同完成来自多个系统和部门的任务。
- Salesforce的Agentforce支持多Agent异步任务链处理,允许并行生成100+任务包,显著提升复杂业务流效率。
2. 决策能力质变:通过本体论(Ontology)映射企业数据关系,AI Agent实现从数据关联到决策优化的跃迁。
- Palantir的Gotham/Foundry平台将实体(人/设备)、事件(行为日志)、文档(非结构化数据)构建为知识图谱,提升决策准确性。
二、数据整合能力+行业知识成企业护城河
1.垂直场景领域知识壁垒驱动AI成功落地
- Palantir军工政府领域高复杂度决策智能中枢
- Salesforce CRM全链路智能化引擎
- ServiceNow ITSM工作流智能中枢
2.数据整合能力成为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Palantir具备动态本体建模功能,其Apollo平台实现边缘+云端数据同步。
- Salesforce的Data Cloud整合ERP/CRM系统,搭配Atlas引擎,实现智能决策。
- ServiceNow整合11个领域的数据知识图谱,并进行原子化工作流封装。
接下来,我们从AI Agent应用方向及最新进展、数据壁垒及行业know-how、市场策略与定价模式、2025年Q1业绩表现、市场客户反馈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对比分析。
1. Agentic AI应用最新进展:从技术验证→ 市场拓展期
关键发现:
(1)国外To B Agentic AI落地经历三阶段(2023-2025)
- 技术验证期(2023-2024年初):LLaMA开源模型(2023年2月)证明公开数据集可训练SOTA模型,为AIP提供技术可行性。
- 场景启动期(2024年):Salesforce Agentforce 1.0(2024年10月)、ServiceNow Now Assist(2024年9月)在下半年陆续发布。
- 市场爆发期(2025年):2024Q4-2025Q2成商业化爆发期,Palantir AIP收入连续多季度增速超50%,ServiceNow AI客户超过1000家,Salesforce大额订单同增200%。
(2) Agentic AI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体验”提高应用场景ROI
- Palantir动态本体引擎:实现设备参数实时仿真 → 故障预测准确率95% → 维护成本下降60%
- ServiceNow的4000+工作流模板产生力:工单自动分配率82% → MTTR降低40% → 运维成本下降$350万/年
- Salesforce的Orchestrator引擎:实现跨部门协作,人力成本下降45% → 决策速度提升3倍 → 满意度提升35%
(3)不同领域数据积累驱动 Agentic AI应用落地方向
- Palantir AIP:基于军工国防高价值数据构建领域认知,实现军工到商业化能源、制造领域的知识迁移,统治高复杂度+低容错场景(国防/核能)智能决策中枢。
- Agentforce:Einstein GPT+Data Cloud整合22万亿条交易数据,实现客户生命周期行为推演,打造CRM全链路AI分析。
- Now Assist:依托ITSM垂直行业知识库,通过流程知识原子化封装和跨部门拓扑映射,卡位业务流程智能化,打造企业运营智能中枢。
2. 数据壁垒及行业know-how:中间层即护城河
关键发现:
(1)中间层成为To B Agentic AI的价值重心
“大模型底座通用化 + Agent开发简易化”背景下,中间层质量决定80%场景ROI。
- Palantir:以动态本体论×仿真沙盒构建因果推理壁垒,适配高复杂度场景(如核电站故障预测准确率>95%)。
- Salesforce:以Atlas引擎×Data Cloud实现行为预测闭环,销售转化周期压缩97%;
- ServiceNow:以Orchestrator×原子化流程达成跨部门协同,IT工单自动解决率82%。
(2) To B Agentic AI业务价值取决于核心三要素
落地场景越复杂、场景容错率越低、数据异构性越强,Agentic AI价值越大
- Palantir:从国防延伸到商业领域,如战场态势预判(多源数据、情况极其复杂)与核电设备预测性维护(错误成本无限大),实现复杂、低容错率场景的多源数据分析决策。
- Salesforce:全球最大CRM库+Informatica管道,处理量达22万亿条数据/季度(客户替换成本↑300%),Einstein GPT构建7层深度的商业数据关系网络。
- ServiceNow:垄断IT/HR后台流程长尾复杂数据,Workflow Data Network打破第三方数据孤岛,打造11个领域知识图谱与工作流的原子化封装(客户续费率94%)。
3. 市场策略与定价模式:分层渗透的三种范式
关键发现:
从标准定价转向为价值结果付费,敢收高价因解决“不可解问题”(如Palantir战场决策)
(1)Palantir的分成制颠覆传统固定定价:将AI价值量化绑定客户业务成果,提高高价产品客户付费意愿。
(2)Salesforce的捆绑策略提升黏性:Data Cloud+AI组合使客户替换成本增加3倍。
(3)ServiceNow免费策略换规模:中长尾客户渗透率提升40%,为增值分成蓄客。
4. 2025年Q1业绩表现:从规模扩张到盈利拐点
关键发现:
2025年国外To B Agentic AI市场可能成商业化模式定型的关键分水岭
(1)Palantir进入AI商业化盈利拐点:美国商业收入连续多季度增速超50%,70%新增合同含AI模块,成为核心增长极。
(2)Salesforce的规模效应揭示B端AI的二律背反:场景广度扩张与变现深度难以兼得,Data Cloud是破局关键但需时间沉淀。
(3)ServiceNow平台粘性增长:使用≥2项AI功能客户季度环比翻倍(平台协同效应),标志着AI竞争进入“生态协同时代”,85%的多功能使用率证明“工作流原生集成”是高效的AI落地路径。
5. 市场客户反馈:价值认可与痛点并存
关键发现:
可量化、高回报产品效果决定高产品定价
(1)技术壁垒决定定价权:Palantir因本体论技术不可替代性,客户付费千万级合同。
(2)ROI透明度是付费关键:Palantir/ServiceNow客户均在可量化收益>30%时才接受分成。
(3)企业级AI的共性瓶颈:面临复杂场景支持不足问题,异构数据融合和智能决策准确性是成功落地关键。
三、AI效果可衡量,客户按结果付费提高付费意愿
当AI产品的收入依赖客户成功时,二者走向共生进化,即降低了客户初期的AI试错成本,也增加了AI产品的长期收益。这标志着To B Agentic AI从“效率工具”时代迈入“价值共创伙伴”时代。
1.Palantir的智能收益分成制(15%-30%分成)
Agentic AI从“卖功能”到“分利润”的价值共创伙伴的范式跃迁
(1)收益分成机制
- 试点阶段:产品部署初期,客户年收入贡献≤10万美元时,Palantir不收取分成。
- 规模化阶段:当客户年收入贡献>10万美元且边际贡献(收入减去获客/运维成本)转正时,触发分成机制。
- 分成比例:按客户实际成本节约额的15%-30%收取费用(用户问题核心诉求)。
(2)收益分成的产品实现方式
- 数据本体论映射:构建企业全域数据的“本体论”模型(Ontology),形成可计算的成本优化基础。
- AI驱动的成本节约量化:AIP Logic模块实时计算边际贡献,自动触发分成阈值。
-
动态可视化对象视图:可视化展示优化前后的资源利用率对比,按时间顺序呈现成本节约事件。
图:物流集装箱利用率优化-链接对象视图示例
(3)物流运输行业(Foundry平台)示例
优化集装箱装载率,减少运输次数。具体展示装载率提升曲线(如从60%→85%)。自动关联“减少的运输次数×单次成本”生成节约额。
图:集装箱利用率优化带来的成本节约
2. ServiceNow的增值收益分成模式(90/10分配)
客户从“为功能付费”转向“为结果买单”,提高付费意愿
(1)增值收益分成逻辑
- 客户留存90%收益:ServiceNow仅抽取客户通过其平台创造增量价值的10%作为收入。
- 触发条件:需满足“正ROI验证”,即客户实际运营降本、效率提升或收入增长被量化确认。
(2)增值收益的价值量化与可视化
ServiceNow利用Now Assist AI通过NLP分析工单数据,自动计算效率提升指标(如工单解决时间缩短比例),基于Plotly的可交互可视化引擎,并通过Now Platform ROI仪表盘实现价值分成的透明化管理。
图:界面实现示例-OT进度看板
3. Salesforce产品化AI收益ROI模型
将AI效率提升从定性描述转化为可审计的量化指标
Salesforce动态价值仪表盘(ROI可视化中枢)
- 价值归因设计:例如AI营销场景中,通过销售业绩分成系统,突出$830K交易中的AI贡献交易(如Einstein推荐的$120K新商机)。
- AI验证引擎(结果可信度基石):利用Now Assist引擎,通过BERT模型解析工单语义,关联ERP数据验证参数。
图:SalesforceROI模型销售业绩分成系统
四、结语
综上所述,Palantir、Salesforce、ServiceNow 三大巨头的实践,为 To B Agentic AI 的进化路径与竞争本质勾勒出清晰图景。从单纯的功能辅助工具,到企业智能中枢的“价值共创伙伴”,这场变革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生态协同为纽带的新竞争时代。
内容预告:接下来将推出三篇深度解析文章:
《深度解析Palantir:To B Agentic AI决策的全球领跑者》
《从辅助工具到自主决策:Salesforce重新定义企业级Agentic AI》
《ServiceNow:从工作流巨头到“AI智能中枢”的颠覆式跃迁》

魔乐社区(Modelers.cn) 是一个中立、公益的人工智能社区,提供人工智能工具、模型、数据的托管、展示与应用协同服务,为人工智能开发及爱好者搭建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社区通过理事会方式运作,由全产业链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享有,推动国产AI生态繁荣发展。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