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坏,最好,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它也是不稳定排序。首先简单了解下堆结构。

堆(数据结构)

堆(Heap)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类特殊的数据结构的统称。堆通常是一个可以被看做一棵完全二叉树的数组: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时,我们对堆中的结点按层进行编号,将这种逻辑结构映射到数组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数组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堆结构,我们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一下堆的定义就是:

  • 大顶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 小顶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堆排序基本思想及步骤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堆排序具体过程说明:

步骤一: 构造初始堆。

将给定无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一般升序采用大顶堆,降序采用小顶堆)。

  • 1.假设给定无序序列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此时我们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叶结点自然不用调整,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n/2-1=5/2-1=1,也就是下面的6结点),从左至右,从下至上进行调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3.找到第二个非叶节点4,由于[4,9,8]中9元素最大,4和9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交换导致了子根[4,5,6]结构混乱,继续调整,[4,5,6]中6最大,交换4和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我们就将一个无需序列构造成了一个大顶堆

步骤二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使末尾元素最大。
然后继续调整堆,再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如此反复进行交换、重建、交换。

  • a.将堆顶元素9和末尾元素4进行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b.重新调整结构,使其继续满足堆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再将堆顶元素8与末尾元素5进行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后续过程,继续进行调整,交换,如此反复进行,最终使得整个序列有序

再简单总结下堆排序的基本思路:

  • a.将无需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或小顶堆;
  • b.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 c.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代码实现:

/*
堆排序的基本思路:

  a.将无需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或小顶堆;

  b.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c.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
		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adjustHeap(int *data, int i, int length)
{
    int temp = data[i];//先取出当前元素i
    for(int k=i*2+1; k<length; k=k*2+1)
	{
		//从i结点的左子结点开始,也就是2i+1处开始
        if(k+1<length && data[k]<data[k+1])
		{
			//如果左子结点小于右子结点,k指向右子结点
            k++;
        }
        if(data[k] >temp)
		{
			//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将子节点值赋给父节点(不用进行交换)
            data[i] = data[k];
            i = k;
        }
		else{ break; }
    }
    data[i] = temp;//将temp值放到最终的位置
}

void heap_sort(int data[], int n)
{     
	int i;  int temp;
	 //1.构建大顶堆
    for (i=n/2-1; i>=0; i--)
    {
    	//从第一个非叶子结点从下至上,从右至左调整结构
    	adjustHeap(data,i,n); 
	}
		
    //2.调整堆结构+交换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     
	for (i=n-1; i>=1; i--)
	{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
		temp = data[0];       	
		data[0] = data[i];  
		data[i] = temp;
		
		//重新对堆进行调整
		adjustHeap(data, 0, i);
	}
}


int main()
{
    int data[] = {8,3,6,2,4,5,7,1,9,0};
    
    printf("排序前的数据为:\n");
    for(int i=0; i<10;i++)
        printf("%d  ",data[i]);
    printf("\n\n");
    
    heap_sort(dat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为:\n");
    for(int i=0; i<10;i++)
        printf("%d  ",data[i]);
    printf("\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分析

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整体主要由构建初始堆+交换堆顶元素和末尾元素并重建堆两部分组成。其中构建初始堆经推导复杂度为O(n),在交换并重建堆的过程中,需交换n-1次,而重建堆的过程中,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log2(n-1),log2(n-2)…1]逐步递减,近似为nlogn。所以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一般认为就是O(nlogn)级。

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平均) 时间复杂度(最坏) 时间复杂度(最好)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堆排序 O(nlog2n) O(nlog2n) O(nlog2n) O(1) 不稳定

参考来源: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129630.html

Logo

魔乐社区(Modelers.cn) 是一个中立、公益的人工智能社区,提供人工智能工具、模型、数据的托管、展示与应用协同服务,为人工智能开发及爱好者搭建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社区通过理事会方式运作,由全产业链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享有,推动国产AI生态繁荣发展。

更多推荐